自動化一鍵啟動控制、節能節電技術、PLC系統、DSC系統、恒壓供水系統、企業設備自動化節電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全球氣候環境不斷惡化等因素,用電供煤急劇下降,全國用電負荷攀升,能源供應趨緊。限電!似乎已被人遺忘的字眼,近來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拉閘!已成為政府、企業、用戶,以及電力職工共同關注的焦點。能源價格上漲和嚴重的電力短缺,使企業生產本身開支增加,對習慣于以降價來攻打市場的企業彈盡糧絕,沒有回旋余地了,不可能長期維持,開源已不足以滿足企業贏利要求,節流--控制成本,就成為企業獲取利潤、增強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節電產品的應用,使電費開支得到有效控制,“節電就等于賺錢”,且這筆錢可以直接轉化為企業的凈利潤。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和世界能源理事會出版的《世界能源評價——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報告中指出:在能源緊缺時代,2/3的能源卻在轉換過程中白白損失了,以更清潔、更高效的方式提供“能源服務”,是解決當前發展問題的一個先決條件,提高能效為緊要。電力是能源的重要部分,節電是節能的重要內容,節電具有大的經濟效益,節電具有跨越式發展的條件,在電力部門和全社會要樹立既要發展電氣化,又要打破電用得越多越好的錯誤觀念,一是要控制耗電大企業的發展,二是要控制電的低效利用;特別要盡可能減少電力空調、電鍋爐采暖;三是必須用電的要采用節電產品,大力進行負荷管理,實施可中斷負荷。
一、決定用電設備電能浪費的幾種要素
1. 供電電壓
通常由于用電器具距離電源較遠,在用電高峰期,勢必引起電網供電線路末端電壓下降。為了彌補這種損失,電網公司所輸送的電網電壓總是比用電設備所使用的額定電壓高出一部分,這部分多出來的電壓,就形成了電能的過剩供給,也就是通常說的"大馬拉小車"現象。過剩電壓施加于用電設備時,會使用電器具長期工作在超負荷的狀態下,這不但造成電力電源的浪費,還會直接縮短用電設備的使用壽命。
2. 三相電源不平衡
由于目前用電設備,特別是單相大功率設備應用較為普遍,造成三相電源不對稱,負載大的相偏低、負載小的相偏高,這種現象會造成逆相序旋轉磁場,影響用電設備的輸出功率。轉子產生逆序電流,從而產生制動轉矩,使用電設備溫度升高,輸出功率減小。三相不平衡越大,線損越大。
3. 諧波
電網上的高次諧波來源很多,如:大氣過電壓、雷擊、變頻設備、晶閘管設備的投入運行等。由于電網中存在高次諧波,既增加了用電設備損耗,又會使效率降低,用電設備發熱加劇、溫升提高,效率下降,使用壽命縮短。
4. 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的高低是影響電源利用率的關鍵因素,功率因數低,會降低電源利用率,降低設備的效率,增加了電路上的損耗。
5. 負載電流大小
設備電機長時期工作在大電流狀態下,會增加用電設備的損耗,提高設備工作溫度,縮短使用壽命。
6. 瞬流和浪涌
企業內部用電設備產生大量的瞬流和浪涌,在小電網里迂回徘徊,產生電力污染,給用電設備造成損害,同時也造成了電能的大量浪費。
二、幾種常用節電技術比較分析
針對引起電能浪費的幾個方面, 掌握各種節電技術的特點并合理應用,是降低電耗,提高節電效果與電網質量的前提條件。常用的節電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可控硅斬波技術
節電率有所提高,但同時產生大量諧波污染電網,增加電器損耗,使效率降低,電器發熱加劇,因電流諧波損失的影響,節電效果比正弦波情況要差。
2. 抑制浪涌技術
采用高速微處理器,無諧波的新技術,動態調節用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電流,能有效的抑制。